当前位置:上海翻译公司 >> 拉脱维亚语翻译服务
拉脱维亚语翻译服务
拉脱维亚语是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有1.4百万拉脱维亚人和另外约150,000人使用。拉脱维亚语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语族之一(另一种是立陶宛语)。波罗的语族隶属于印欧语系。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简称拉脱维亚(Latvija)是一个位于东北欧的国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于1991年脱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独立。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方则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   

在2003年9月20日经由全国性的公投,拉脱维亚人投票决定加入欧盟,其会员国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拉脱维亚并在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会员国,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

拉脱维亚在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6.458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万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人口268.7万(1990),约60%是拉脱维亚人,30%是俄罗斯人。首都里加。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50-800毫米,较湿润。多湖沼。森林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泥炭资源丰富。十八世纪并入沙俄。1918年脱离沙俄独立。1940年再并入苏联,名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2日脱离俄罗斯宣告独立,名拉脱维亚共和国。主要工业部门是机械制造(机车车辆、电机、精密机床、无线电)、木材加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乳、肉畜牧业重要。饲料作物占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农作物有黑麦、亚麻、甜菜等。

拉脱维亚面积为6.458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万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位于东欧平原西部,西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307公里),里加湾深入内陆。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公里,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森林覆盖率为44%,1. 4万个野生物种。有1. 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公里以上的有777条。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3℃,夜晚平均气温11℃,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非沿海地区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拉脱维亚大部分地区古称利沃尼亚,从13世纪开始由日耳曼人的利沃尼亚剑之兄弟会所影响,并转信基督教。里加(现首都)于1285年加入汉萨同盟,与欧洲其他部分保持密切的联系。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于1980年代时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再次宣布独立。自独立以来,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议会选举举行。[1]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2]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1]2007年5月31日,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